作者: 来源:学科办 时间:2021-05-14 阅读次数:次
2021年5月13日晚7:00,北京语言大学文化史研究所所长、博导刘宗迪教授在人文楼213会议室带来“大人之舟:《山海经》与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”主题讲座。
本次讲座由我院傅守祥教授主持、黄涛教授评议,民俗学、文艺学、比较文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出席了本次讲座。
讲座起始,傅守祥教授以近期三星堆的考古热点事件引入,引发了在场学生对《山海经》强烈的的好奇与想象。丝绸之路、一带一路是当下学术界的热门话题,常人大多将《山海经》看作一本志怪小说,但刘宗迪教授高屋建瓴地指出,《山海经》不应只是志怪的画册与怪物志,而是中华民族第一部自然科学著作,是一本记载了上古历史、地理、文化并可与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尚书》相提并论的可靠史料。它的创作并非凭空想象虚构,皆应为创作者所采风与见证过的实际主观经验。其中,《山海经》中对海外方国的记载正是上古中国人进行海上交流的佐证。
刘宗迪教授首先辨明“姑射”等一系列地名和“厘”、“莱”等“大人”姓氏,指出姑射等大人国与东北“大人”的关系,进而图文并茂地勾勒出上古时期由倭至蓬莱、库页到胡射的东北亚航线。其次通过对《海内东经》与《海内南经》的史料分析,一条由山东琅琊台至东南番禺的东南路线也逐渐明晰。最后,刘宗迪教授据《海内经》和《南山经》等史料并结合考古证据,提出《山海经》的记载甚至可能反映了南洋交通。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最早能够追溯到《史记》中的记载,但《山海经》已记载了一条远比汉代丝绸之路更为古老的中外交通路线。刘宗迪教授认为,当时虽尚未形成民族和国家的概念,但上古的游牧民族、航海者的交通比起今天反而更加不受限制,哪里有平坦的原野、畅通的水道,哪里就是先民的脚步可以触及的地方。刘宗迪教授的讲授贯通历史、地理和文化,不仅条分缕析,思路清晰,还能旁引曲证,侃侃而谈。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的重叠中不断穿梭,在刘宗迪教授的讲述中描绘了一幅从草原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,环绕整个欧亚大陆的上古全球化地图。
讲座尾声,傅守祥教授对刘宗迪教授的此次讲学再一次表示了感谢并做了总结,在场师生报以热烈掌声。随后刘宗迪教授与黄涛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,在座谈中,刘老师详释了“神话”这一概念并提出期待:我们不应当把现代关于神话的定义,尤其是源自于古希腊传统的神话观念强加于中国的过去,我们不应带着偏见去审视《山海经》,而应剥离现代的语境俯下身来探究古人如何认知世界,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。最后,刘宗迪教授热情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,同学们受益良多。
4688美高梅集团唯一网站 - 4688美高梅登录中心 版权所有 © 2017 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